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汉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王汉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王汉伦早年生活
王汉伦的父亲因与科举无缘,在安徽招商局任职,后迁居上海。她家有兄弟姊妹七人,王汉伦是家中的最小妹妹,深受父亲宠爱。在父亲的安排下,王汉伦在上海教会女校圣玛利亚书院接受教育,16岁父亲去世后,兄嫂阻挠她继续学业,迫使她与辽宁姓张的煤矿督办结婚。婚姻不顺,她最终离婚返回上海。
在虹口小学任教、英美烟草公司任职后,王汉伦因兄嫂反对她的离婚决定,只得寄居于干妈家中。她又在虹口一所小学担任教员,收入微薄,生活拮据。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机会,王汉伦又去学习英文打字,三个月后被四明洋行录用。
在四明洋行工作期间,任矜苹向王汉伦推荐电影行业。得知明星影片公司正在筹备《孤儿救祖记》并需要女主演,任矜苹建议王汉伦尝试。尽管王汉伦对电影表演没有经验,但在张石川的指导下,她展现出了出色的表演能力。张石川当即决定与王汉伦签订演员合同,合同规定片酬五百元,每月提供二十元津贴。
1923年,王汉伦辞去了四明洋行的职务,正式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然而,兄嫂对她的决定极为不满,认为她败坏了家门。王汉伦毅然与家庭决裂,决心成为一位自食其力的新女性。端午节期间,她以老虎的无所畏惧和额头上“王”字为灵感,改姓王,取名汉伦,以纪念这一转变。
扩展资料
王汉伦,江苏苏州人,原名彭剑青,1903年出生1978年8月17日逝世。1923年出演处女作《孤儿救祖记》。代表作有《孤儿救祖记》、《玉梨魂》、《弃妇》等。
二、王汉伦婚姻不幸
王汉伦在银幕上扮演的多半是“寡妇”和“弃妇”一类的角色,在银幕下的婚姻生活也是不幸的。在16岁时,由兄嫂做主,她嫁给了东北本溪煤矿一个姓张的督办做妻子。这个煤矿是中日合营的。然而,她发现丈夫经常和一个日本女人鬼混,她多次苦劝,但收效甚微。后来,王汉伦随丈夫到上海一家日商洋行当买办,不久,她发现丈夫协同日本人购买中国的土地,于是婉言相劝,指出这是卖国行为。然而,这导致了丈夫对她施暴。王汉伦不能忍受这种虐待,提出了离婚,丈夫给了她三百元钱作为赡养费。但她一分未收,离开了他。
1933年秋,王汉伦赴杭州和一“风雅文士”王季欢结婚于天然饭店,并邀请著名律师章士钊征婚。但不久,她又离异。1934年的《电声周刊》上曾刊登过王汉伦的自述,她描述了与王季欢婚姻的不幸。她曾被介绍给王季欢,并得知他家殷实,愿意支付现银千元、金饰六礼作为聘礼。她决定与他结婚,但王季欢要求结婚后即将赴赣任七十九师参议,她最终同意。然而,结婚后,王季欢被发现是一个酒疯子,喜怒无常,动止莫测,甚至以脚垢鼻涕强令她食,外出则令人骑自行车监视。她曾托王季欢之友宋容三律师出面调解,但情况并未改善。最终,宋律师仗义执言,援她出厄境,让她暂时得以摆脱困境,但之后生活依然艰难,金尽囊空,典质以维持生活。
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失败之后,王汉伦再也没有结婚,四十多年孑然一身,直到去世。
扩展资料
王汉伦,江苏苏州人,原名彭剑青,1903年出生1978年8月17日逝世。1923年出演处女作《孤儿救祖记》。代表作有《孤儿救祖记》、《玉梨魂》、《弃妇》等。
三、王汉伦人物特写
在电影界里,沧海桑田,变幻无常,尤其是中国电影仅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其中的一切演变,已让人难以穷尽言表。单是银星的兴起与没落,就足以让人感到头痛,难以记忆。如今,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位已隐退的明星——王汉伦女士的精彩人生和她与电影界的故事。
初秋的一个清晨,秋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天空暗淡,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秋雨。记者前往霞飞路圣母院路口的一座西人公寓,找到了她——王女士。她虽已年长,但依旧焕发着青春的光彩,或许是因为她懂得保养的秘诀吧。在说明来意后,我们开始了深入的会谈。
任矜苹先生在初期的银国里,发现了许多对电影生活不太了解的年轻女子,她们缺乏勇气投身这个行业。因此,寻找女主角的佳材变得异常困难。在任矜苹先生的精心挑选下,王汉伦终于成为明星公司的新星。她的加入,为公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王汉伦,来自苏州,从小就离家远行,安庆成为了她的成长之地。在那里,她接受了教育,后来移居上海。那时的她,时尚前卫,一头卷曲的长发,一张圆润的脸庞,配上樱桃小口和鲜红的唇膏,时而穿着摩登的中装,时而换上西式的服装。在张石川和郑正秋的慧眼识珠下,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成为了《孤儿救祖记》中不可或缺的演员。
她的演技尤其擅长演绎悲剧。在《孤儿救祖记》中,她饰演的年轻寡妇深入人心,因此获得了“东方利琳甘许”的美誉。此后,她主演的多部悲剧影片,如《玉梨魂》《苦儿弱女》等,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明星公司的重要支柱。
在明星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转投长城公司,主演了一系列影片,如《弃妇》《摘星之女》《春闺梦里人》等。随后,她在中华第一公司和“天一”公司拍摄了《好寡妇》和《电影女明星》。最后,她自组“汉伦影片公司”,拍摄了《女伶复仇》,尽管生意不错,但仍决定退出影界。
离开影界后,王汉伦自办美容院于霞飞路华龙路口,取名“汉伦美容院”,生活颇为富足。她在西子湖畔居住两年,后前往重庆和成都开设美容院,计划在海上定居。然而,她的生活并未就此停歇。
在上海,她开设的美容院虽偶有停顿,但她并未放弃。在“中南剧场”客串演出《清宫十三朝》,虽未持续太久,但她的艺术热情并未完全消散。她积极寻求投资,计划重新开设美容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维持稳定的生活。
如今,电影对她来说已成为过去,她与影界的联系日益疏远。在家中,她唯一的消遣就是与两只大白猫相伴,爱猫成癖,仿佛与宣景琳爱狗的趣味异曲同工。在她看来,一代艺人,终将在这爱宠的陪伴中度过晚年。
扩展资料
王汉伦,江苏苏州人,原名彭剑青,1903年出生1978年8月17日逝世。1923年出演处女作《孤儿救祖记》。代表作有《孤儿救祖记》、《玉梨魂》、《弃妇》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汉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汉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