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新矿难事故新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最新矿难事故新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煤矿事故有哪些?
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松藻煤矿“9·27”重大火灾事故
湖南衡阳源江山煤矿“11·29”重大透水事故
重庆永川吊水洞煤业有限公司“12·4”重大火灾事故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22”较大冲击地压事故
云南曲靖罗平县树根田煤矿“2·29”较大顶板事故
陕西韩城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10”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8·20” 较大煤尘爆炸事故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有限公司“10·20”较大瓦斯爆炸事故
陕西铜川乔子梁煤业有限公司“11.4”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有限公司“11·11”较大透水事故
2020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2起,其中顶板事故40起,死亡55人;冲击地压1起,死亡4人;瓦斯事故事故5起,死亡22人;煤尘事故1起,无人员伤亡;机电事故17起,死亡8人;运输事故23起,死亡26人;爆破事故3起,死亡3人;水害事故7起,死亡25人;火灾事故2起,死亡39人;其它事故23起,死亡26人。
已有53人失联,内蒙古一煤矿坍塌,露天煤矿为何还有矿难?
露天煤矿容易发生边坡坍塌事故。
在市政修路时,会挖很深的排水沟,这种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坍塌,露天煤矿的坍塌事故就与这个类似。
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国家制定了相关安全标准,对边坡的高度、角度、防护措施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次内蒙古阿拉善露天煤矿发生事故,大概率现场安全管理没有做到位。
什职业最危险?第一打仗,第二煤矿。这不,2023年2月22日13时许,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一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五十多辆工程车被埋,井下被埋工人人数尚未清楚。到现在为止救出的只有6人,估计剩下的生还希望渺茫。
人只要被封住呼吸几分钟就会死亡。就算有驾驶室,空气稀薄也撑不了多久。除非埋得不密实,外面有空气补充进来。但人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只能坚持六七天,因此事发后的三到五天是抢救黄金时间。
但现在已是事发第四天,如果在这一两天内抢救不出来,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但一千多万立方的泥石清理起来谈何容易?其实这么多的泥石压在驾驶室上,早已把驾驶室压扁。抢救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即使如此,还是希望奇迹发生。
其实这场矿难完全可以避免。上午的时候就有司机发现山坡上不时有泥石滚落,只是出于麻痹大意没有报告。加上矿上忙于进度,监管不力,终于酿成了大祸。这是人为因素,更多的是天灾,即大自然对人类过度开采的惩罚。人类贪得无厌地开采大自然,把地球挖得千疮百孔。地下早已挖成空城,所能承受的压力极其薄弱,一旦稍超负荷或有小的震动就会坍塌。
地球上所有的灾难都可以说是人类自作自受。事故的发生是在提醒你该收手了,否则会有更大的灾祸等着你。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警醒,继续着危险的行为。哎!愚蠢的人总是心存侥幸,一次次挑战大自然的底线。殊不知你的狂妄只会给你带来切肤之痛,甚至是灭顶之灾。
煤矿事故案例简述?
突出事故
2020年6月10日,陕西省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7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66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
该矿综合防突措施执行不到位,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数量、抽采时间不够,突出危险性预测流于形式,违规掘进施工导致事故发生。
主要教训:
一是防突管理混乱。未设置专业防突队伍;未按规定实施区域和局部防突措施;事故前出现明显突出预兆,未进行突出预警分析与处置。
二是防突资料造假。未按设计的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数量施工,填写虚假钻孔验收单、编制虚假的钻孔竣工图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单应付检查。
三是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没有结合本矿灾害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部分从业人员未经岗前培训、未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入井作业。
四是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复工复产验收把关不严,未发现事故煤矿防突资料造假、防突措施执行不到位等严重问题,致使带病复产。
经过31小时救援,双鸭山煤矿冒顶事故7名被困矿工已全部获救,安全升井。你怎么看?
挖煤这是种高危行业,防不胜防。本着以人为本宗旨,除了来加强必要的安全措施及管理,应不断改变挖煤原始方式。虽然人力廉价,但事故很难避免。应将网络科技利用,发展机器人挖煤。
安龙煤矿事故致14死,救援画面曝光:煤矿停工,多部应急车待命;事发时井下有23名作业人员, 你怎么看?
我曾经也是一名矿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尤其管理者还变着法的让工人加班,延点……其中的心酸只有从业者才能体会。很庆幸原单位在2015年倒闭了。虽然我失业了,但是我很高兴!终于脱离煤矿了……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新矿难事故新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新矿难事故新闻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