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钢尺量距的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钢尺量距的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简述钢尺量距的误差种类?
1)定线误差,丈量前必须认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边必须贴定向点;
2)尺长误差,在 丈量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 并且由于钢尺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随距离增长而增 大,所以对也比较精密的丈量一定要加尺长改正;
3)温度误差,加温度改正数。并且在精 密丈量中,必须设法测定钢尺表面的温度,据此加以改正;
4)拉力误差,在丈量时要保持 拉力均匀;
5)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量距时钢尺要对准点位;读数时要集中精力,避免把 数字读错或颠倒,记录者不能听错、记错。
钢尺量距精度受到哪些误差的影响?
钢尺应人为钢直尺和钢卷尺。用这类测量工具,不需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在当时的环境下就行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尺本身的情况,包括尺的精度、旧的钢直尺头部因磨损产生的误差,是否弯曲,旧的钢卷尺有无扭曲等;
2、被量尺寸的精度要求,如果用钢直尺、钢卷尺测量,其精度一般为正负1mm或更大些,如果被测量尺寸的精度高于这个要求,就不能满足了;
3、被测量尺寸的类型,被测量的尺寸一般为形状尺寸和定位尺寸,不同的外形如长度、孔、外圆、深度等,定位尺寸如圆的中心点、螺孔的定位点等;
4、被测尺寸的大小与测量工具的规格要相符合;
5、被测尺寸的起点要准,终点的定位要准;
1)定线误差,丈量前必须认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边必须贴定向点;
2)尺长误差,在 丈量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 并且由于钢尺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随距离增长而增 大,所以对也比较精密的丈量一定要加尺长改正;
3)温度误差,加温度改正数。并且在精 密丈量中,必须设法测定钢尺表面的温度,据此加以改正;
4)拉力误差,在丈量时要保持 拉力均匀;
5)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量距时钢尺要对准点位;读数时要集中精力,避免把 数字读错或颠倒,记录者不能听错、记错。
钢尺量距影响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钢尺应人为钢直尺和钢卷尺。
用这类测量工具,不需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在当时的环境下就行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尺本身的情况,包括尺的精度、旧的钢直尺头部因磨损产生的误差,是否弯曲,旧的钢卷尺有无扭曲等;
2、被量尺寸的精度要求,如果用钢直尺、钢卷尺测量,其精度一般为正负1mm 或更大些,如果被测量尺寸的精度高于这个要求,就不能满足了;
3、被测量尺寸的类型,被测量的尺寸一般为形状尺寸和定位尺寸,不同的外形如长度、孔、外圆、深度等,定位尺寸如圆的中心点、螺孔的定位点等;
4、被测尺寸的大小与测量工具的规格要相符合;
5、被测尺寸的起点要准,终点的定位要准;
钢尺量距相对误差咋算?
回答如下: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相对误差 = (测量值 - 真实值) / 真实值 * 100%
其中,测量值是用钢尺测量得到的距离,真实值是实际的距离。将这两个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的结果即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的百分比表示。
这与所用钢尺刻度的最小分度值有关。比如我们用最小分度值为毫米的钢尺,量一物体的长时,由于毫米以下的数值只能为估读。但以0.5毫米为限,容易看出测量数据是大于0.5还是小于0.5毫米。所以用这把钢尺测距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4毫米。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钢尺量距的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钢尺量距的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