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瓷都在线测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瓷都在线测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景德镇这个名字起始于哪个朝代?
景德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而它的名称由来也是同样的历史悠久。
这个地方汉代时称为“新平”,东晋时设镇,叫作“新平镇”。
后又叫作“昌南镇”,隋唐时曾一度为“陶阳镇”。
北宋赵恒景德年间易名为“景德镇”,沿用至今已有900多年。
1953年,定为江西省辖市。
对景德镇来说,宋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
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曾有过好几个名称:新平镇、昌南镇、陶阳镇。
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窒林立,突出的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而当时的景德镇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唐末、五代就有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影青瓷)这时更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
由于这里拉制的瓷器"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
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景德镇以前叫什么?
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曾有过好几个名称:新平镇、昌南镇、陶阳镇。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窑林立,突出的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而当时的景德镇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无论是在产量上还是制作技术上方面,都超过前代。
特别是宋代烧造成功了有"冰肌玉骨"美誉的青白瓷(又名影青瓷),并得到宋真宗的厚爱,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真宗皇帝赵恒命令昌南镇烧造御用瓷器,并把他的年号"景德"赐给昌南镇作为地名,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景德镇当前最出名的十位陶瓷大师?
景德镇市政府授誉的陶瓷美术家(授誉五批共55名)
1.第一批授誉33名(1959年)
王大凡 余翰青 周湘甫 蔡金台 王步 吴成仁 段茂发 潘庸秉 王雪如 王锡良 毛龙汲 叶震嘉 刘雨岑 毕渊明 汪以俊 余文襄 汪桂英 吴康 张志汤 周国桢 张松茂 张景寿 杨秦川 杨海生 李 盛春 赵惠民 徐天梅 龚耀庭 黄海云 章鉴 曾龙升 程兆鑫 蔡寿生 蔡金台 魏荣生
2.第二批授誉8名(1961年)
王云泉 王晓帆 刘仲卿 李永兴 张松涛 章仕保 胡献雅 曾山东
3.第三批授誉9名(1978年)
王隆夫 叶冬青 汪桂英 康家钟 秦锡麟 章文超 傅尧笙 潘文复 戴荣华
4.第四批授誉4名(1979年)
王恩怀 邓肖禹 何叔水 李进
5.第五批授誉1名(1999年)
熊汉中
6.第五批授誉14人(2009年)
方旺生 冯林华 孙同鑫 许爱民 朱丹忱 朱乐耕 李见深 任瑞华 危民旺 吴国兴 涂序生 涂翼报 徐焕文 黄水泉
景德镇的名字有何寓意或来历?
景德镇的名字,都说是宋真宗赐的,真是御赐吗?
清代蓝浦的《景德镇陶录 卷一》记载的是:“至宋景德年 始置镇奉御董造 因改名景德镇”,这里的线索一是确定了景德二字源于宋真宗的第二个年号“景德”,二是“改名”而非“赐名”景德镇,那么是什么原因改名呢,赐名是一种可能性,但不妨再看看其他记载 :
成书于清中期的《南窑笔记》上记载为:“景德镇之著名,则在于宋,盖因陶工制‘景德’年号于器底,故天下咸知有景德之窑”;
民国《景德镇陶业纪事》中的记载类似于《南窑笔记》而更具体:“盖此时地名原为昌南镇,所产瓷器质薄而色润,真宗命进御之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崇尚 著行中国,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这些文献描述景德镇的得名,一来都没有提到赐名一事,二是因为带有“景德”年号的瓷器品质优良,不仅进御给宫廷,还著行中国,使得“天下咸知”景德之窑,而其正式的名字“昌南”反而被忽略了,久而久之,景德镇由代称转正,成为正式的行政地名。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说法不如皇帝赐名光彩,但个人认为这种得名方式更合理一些,而且“天下咸称”的荣耀也并不输于帝王御赐。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如果哪位大神确有史料证明是宋真宗御赐镇名,欢迎赐教。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瓷都在线测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瓷都在线测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