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灵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灵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灵丘县行政区划
灵丘县的行政区划包含多个乡镇,每个乡镇又细分为若干个行政村和社区。以下是灵丘县部分乡镇及其村庄的详细划分:
1. 武灵镇:包括城内古城社区、魁见桥东社区、灵源晓源社区等10个社区。
2. 东河南镇:有东河南村,以及古之河村、古树村等20个村庄。
3. 上寨镇:上寨村周边有庄子沟村、串岭村等22个村庄。
4. 落水河乡:包含落水河村、新庄村等20个村庄。
5. 史庄乡:史庄村附近有上梭村、下梭村等14个村庄。
6. 赵北乡:赵北村周边有联庄村、上红峪村等20个村庄。
7. 石家田乡:石家田村附近有太那水村、焦庄村等14个村庄。
8. 柳科乡:柳科村周边有下彭庄村、小王庄村等14个村庄。
9. 白崖台乡:白崖台村周围有东长城村、冉庄村等10个村庄。
10. 红石塄乡:红石塄村附近有沟掌村、龙浴池村等10个村庄。
11. 下关乡:下关村周边有白水岭村、岗河村等12个村庄。
12. 独峪乡:独峪村附近有大兴庄村、张家湾村等13个村庄。
以上只是灵丘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划分,完整的行政区划包括更多这样的详细村庄列表。每个村庄和社区都有各自的编号,便于管理和统计。
扩展资料
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名。现辖3镇9乡。2008年总人口23万。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田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
二、灵丘县概况
灵丘县,位于中国晋东北边缘,具体位置靠近大同市东南端。其周边县份包括东边的河北涞源、蔚县和阜平,南边则与河北相邻,西面与本省的繁峙、浑源和广灵接壤。总面积达2732平方公里,由3个镇和9个乡构成,共254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24万人。
灵丘县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凉爽,冬季则寒冷少雪。年均气温为6.9℃,年降水量为432毫米,无霜期大约150天,日照时数大约为2800小时。
地理上,灵丘坐落在黄土高原,地形多样,由85.8%的土石山区、8%的丘陵和6.2%的平川组成,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的美誉。境内山峦起伏,总计有500多座山峰,其中1500米以上有55座,2000米以上的有3座。东部和中部山峰属于太行山余脉,西部和北部山峰则源于恒山南延。最高峰太白巍山主峰达到2234米,是区域内的最高峰,而最低点独峪乡花塔村的冉庄河出口处海拔为558米,这里被称作“塞上小江南”。境内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河和华山河五大河流系统,其中唐河作为灵丘人民的母亲河,全长58公里,流域面积1611平方公里,平均年天然流量为1.16亿立方米,基流量为2.41立方米/秒。全县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分别为2.65亿立方米和1.1亿立方米。
扩展资料
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名。现辖3镇9乡。2008年总人口23万。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田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
三、灵丘的意思是什么
灵丘一词,最早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意指神仙居住之地。在《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中,有“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之句,王逸注释为“悲鸣神山,奋羽翼也”。而在三国时期,嵇康在《赠兄秀才入军》诗中也提及“乘风高逝,远登灵丘”,表达出一种向往和归宿感。
后来,灵丘又成为对家乡的美称,丘代表出生之地。宋代诗人朱熹在《秀野》中写道:“出处知公有馀裕,未应辛苦谢灵丘。”这里“灵丘”既是地理概念,也象征着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灵丘还被用来作为敬称祖墓的代称。曹植在《感节赋》中写道:“岂吾乡之足顾,恋祖宗之灵丘。”陆机在《挽歌诗》中也提到“振策指灵丘,驾言从此逝”,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
此外,灵丘还是一个地名,最早见于《孟子·公孙丑下》,描述的是古代齐国边境的一个邑名。赵岐注释为“灵丘,齐下邑”。到了汉代,灵丘成为代郡的一个县名,位于现在的山西省灵丘县。
在南北朝时期,吴均在《赠任黄门诗》中写道“射雕灵丘下,驱马鴈门北”,这里的“灵丘”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带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灵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灵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