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险销售行为管理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保险销售行为管理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规范保险的销售,银保监出台了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办法。要求业务人员在销售保险时应该要求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双录,从而可以为后续的投诉或纠纷提供清晰的记录。
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是哪十个?
第一条 应依法合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接受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与管理,遵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则,执行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第二条 应诚实守信,不隐瞒、不说谎、不作假,不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权益。
第三条 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条 应专业胜任,热爱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第五条 应保守秘密,不泄露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料。
第六条 应公平竞争,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第七条 应统筹兼顾,妥善处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股东、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八条 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创新进取,努力提高所在机构的发展质量、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九条 应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正确行使权力,遵守决策程序,尊重员工民主管理权利。
第十条 应稳健经营,加强内控,提高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风险。
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十不准?
近年来,保险代理人为千家万户送去了保险保障,但部分代理人也仍然存在一些违规行为。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规规定了保险代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的“十不准”行为。
根据《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险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包括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及个人保险代理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代理法人机构1776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2万家、网点22万个,个人保险代理人900万人,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300万人。
《规定》特别为保险代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划定了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的“十不准”行为,包括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七)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十)泄露在业务活动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
此外,保险代理人也不得以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方式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不得以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或者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保险市场秩序,不得违反规定代替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险销售行为管理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险销售行为管理系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