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单位财务人数的规定?
会计法》对各单位是否设置会计机构,规定为“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来决定,即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会计业务繁简情况决定是否设置会计机构。
事业单位财务人数至少应有两人,即一个出纳一个会计。在此基础上,可以视单位的财务业务量及工作需要,以及上级人 事部 门核定的本单位财务部门的编制数,自行设置岗位和人数,一般比如出纳1人、报账会计1-2人、审核或复核1人、工资1人、装订归档1人等等。
根据财务制度规定,应设财务人员最少二名。报账员或叫出纳,会计也叫主管会计。报账员主要工作是把单位的原始凭证经主管财务领导审核签字,符合报销标准,准予报销。并且负责上报申请上级部门或财政部门的工资,经费等业余工作。主管会计负责财务账目,以及报表。决算,预算等工作。当然事业人员较多的单位,可以配备财务人员更多三到五人不等,并且设置财务科,配备财务科科长。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相关制度,最少两人,设置报帐员,主管会计。
报帐员,按照原始财务票据相关金额,把经过层层审核签字,符合财务报销规定的原始财务票据,转账给发票对公账户,负责人员工资发放。
主管会计,负责单位预算,决算,,各种财务报表等财务相关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哪些内容?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1998年1月9日财政部令第9号)第三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2月7日财政部令第68号) 第三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类都考哪些内容?
一般事业编制招考都会有公告,里面会有需要考试的科目,如果这个没有的话,按照当地政府人事主管单位的规定,财务会计人员B类一般会考察会计综合知识(就是会计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那些内容再加上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能力测试,财务会计人员A类一般会考察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不过这个各个地方可能会有点小的差别,到人事主管单位的政府网上去具体查一下吧。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