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太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日本传统乐器的太鼓
太鼓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普遍认为最早起源于中国。太鼓现在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大太鼓的形状有大有小,形状好像啤酒桶。鼓身用榉木(高档)或次楸木(低档)两面蒙上熟牛皮,直径从30厘米到超过1米的宽度。而在曾经的太鼓热中,更宽大的体积也出现过。在日本文化中,太鼓与它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代日本人用太鼓的目的是为驱赶病/魔。同样太鼓也被用来做为太鼓为迎神之用,不论是宫廷、战争、歌舞能剧中都有太鼓的影子。日本的宗教中,太鼓则是佛的音乐。单独鼓这种乐器,喜欢听的人不多,而且鼓多用于伴奏之用。就是伴随着人声吆喝和呐喊。例如活跃在打击乐领域的“囃子”,其人声不仅是节奏的重要单位,而且是表达音乐情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宣告事情或歌舞演剧中和节日中也常使用,如太鼓祭,有博多太鼓祭等。博多太鼓祭是日本九州最大的民宿节日。每年5月3日、4日举“dongtaku”是荷兰语星期日的意思。 日本北海道有“虾夷太鼓”。一般是在夏天,四处大雾迷漫,如梦幻一般,他们希望通过气势磅礴的太鼓和愉快的欢笑拨开大雾,度过一个欢乐、充满活力的夏天。
二、求太鼓的专有名词和术语的解释越全越好
先解说一些比较常见的名词:
鱼蛋,有些玩家喜欢叫做蛙卵,是指太鼓曲目中出现的数目较多的连音的称谓(有些人认为超过3连就算,我个人认为超过7连才算)
这里涉及到连音和散音的概念:
连音就是指紧密连续的音符,12分、16分、24分都算,散音则是指12分以下,8分,6分之类的,有些人说开了倍速12分变6分,那我们就以实际打击时的普遍适合的情况为准。
例如童话这首歌,wiki谱面上都是连音,但实际打时基本没有人等速去打,都是开倍速打的,所以里面的连音就成了散音,但有些人还是以等速去打的,那对这些人来说里面就有可能存在鱼蛋。
而类似熊蜂的飞行这首歌,用倍速去打的人比等速打的要少的多,这里就都是鱼蛋而没有多少散音了。
具体的来说还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打击体验来定的
炒菜:这是一种玩游戏的时候的风格,和硬抗(硬扛)、全换、半换、左红右蓝类似,以上这些都是手法的称谓,有些顾名思义,例如左红右蓝,全换手等等,可以从命名模式来猜测手法的大概,但有些类似硬抗、炒菜等的手法则不能望文生义。
炒菜是指所有鱼蛋和散音都以惯用手起作为打击模式的一种打击方法,作为散音就是以惯用手敲下作为结束,而鱼蛋则以惯用手起,以标准换手(一下左一下右交替到结束)打击
而硬抗则大多是指关于鱼蛋的击打方法,以非标准换手(有些地方左手连续两下或者右手连续两下之类的)打击的一种方式
下面举个具体一点的例子:比如负犬返上中间有一段ooxxoooxxooxxoooxxoooxxxxxo(具体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标准换手就应该是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左手,R右手,为方便就以右手起计算,喜欢左手起的请自行替换),而有些人喜欢拆成ooxx|oooxx|ooxx|oooxx|oooxx|xxxo,那换手就变成了RLRLRLRLRRLRLRLRLRRLRLRRLRL,有三个地方右手要连续打两下,这个就称为硬抗
连打术语:
肌肉连打:单纯敲动鼓面来获得连打数(特点:不用学,连打次数少,费力)
震棍:敲打鼓面,再利用棍子弹性在鼓面上震动以获得更多的连打次数,一般震棍在一次稳10下左右就算掌握震棍技巧(特点:省力,易学,可以获得更多连打数)
I打:用棍子横扫鼓面中线触发鼓面左右两个感应器,棍子造型类似一个I(较难掌握,学成后连打数更多)
T打:和I打原理相同,只是一个棍子是放平来搓鼓面,形状和T型类似
=打:棍子横平放在鼓面上敲打鼓面,触发两个鼓面,棍子够长还能敲到蓝边
冲绳打:在i打形式上再发展,能扫到蓝边(很难掌握)
softland原意是指BPM倍增/半减或者更加极端的速度变化
谱面速度变化最早就是用BPM的变化来实现的,比如最早恋文最后俩大音是BPM800
softland一词出自IIDX2ND的一个曲子:SOFTLANDINGONTHEBODY
这个曲子因为在曲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谱面速度变化巨大而成为变速谱的元祖
顺便一说太鼓里第一个softland谱是AC5的GOODBYE夏男,最大有两倍速的BPM
现在太鼓可以通过调整谱面滚动速度来实现速度变化,所以由滚动速度引起的极端速度变化也叫softland,例子随处可见,什么无缘无故HS0.5一小节,摸奖谱面系列最后的HS4/HS5.73等等
三、太鼓的太鼓分类
这里讲的太鼓是融入了舞蹈的一种鼓舞,日文名为太鼓エーサー。与我们平日看到的不移动的太鼓打法不同。
太鼓エーサー将鼓与舞结合起来,配乐打击节奏并且全身移动舞蹈,随音乐不同而风格各异,震慑的、轻快的、阳刚的、柔和的、神秘的、等等,丰富多彩。
太鼓分为很多种,太鼓エーサー要用到的鼓一般只有以下三种:大太鼓、缔太鼓和平眮小鼓,平时称为大鼓,中鼓和小鼓。大鼓上有一根肩带,打鼓时斜背在左肩,鼓面斜向上,以右手持棒击鼓。缔太鼓四周有孔,上面绕有红绳,和一根与鼓面垂直的棒。打缔太鼓时的姿势是四指抓绳,大拇指卡在棒上。平眮小鼓只有一个大盘子大小,左手持鼓,右手持棒击鼓。三种鼓可以同时配合一首曲目打出不同的风格:大太鼓男女均可打,阵势十足;缔太鼓一般由男生打,动作帅气大方,花样多变;平眮小鼓由女生挥动,动作柔和却有力。
此外,太鼓表演还可伴有散打、拳击、挥动旗帜等多种表演形式。一般来说,击打太鼓要和着音乐节拍,并随着音乐呐喊以此表达心中的喜悦或庄重或忧伤的感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