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专升本语文诗词会考翻译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专升本语文诗词会考翻译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诗翻译成英文,会变味儿吗?
答案是肯定的,中文、英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语言结构、形式、韵律不同,在翻的过程中难免会变样。更重要的是中国古诗词中有‘比兴’的手法,边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只有受中华文化浸染才能体会的,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的‘丝’同‘思’,指相思;‘泪’表面是说蜡泪,但实际在说相丝泪,要用英语把这句诗信达雅的译成英语,太难了。同样,要将英语诗译成汉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用脑子也能想到,中国的古诗翻译成英文如同二极管负极向正极,根本流不通。就是诗经里的那几个花草名英文里就没有,翻过来会变成什么?真的好感兴趣!还有古诗里特有的叠字,蕴涵着非常细膩的情愫或景观,不是英文所能表现出来的,如念天地之悠悠,寻寻觅觅,潇潇雨歇,滚滚长江,等等…………除中文以外,所有文字都表达不出作者当时的情怀。中国的古诗词真的很伟大,是真正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诗能译成英语么?
中国古诗能翻译成英语吗?
中国古诗能不能翻译成英语的问题我们可以姑且放一边不谈。我们倒是不妨谈谈题主的中文表述“中国古诗能不能翻译成英语”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一门语言至少有“两样东西”:语言形式和语言形式所承载的语言信息或者说语言内容,也就是大白话说的“内容”。
明辨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可以看出题主的“中国古诗能翻译成英语吗?”这句话就存在“语焉不详”的问题:你是想问:中国古诗(的语言形式)能翻译成英语吗?,还是想问:中国古诗(的内容)能翻译成英语吗?不明辨这两点,讨论“中国古诗能翻译成英语”就谈不出想要的结果来。
一、从语言形式讲。别说中国古诗不能完全的翻译成英语(对等的语言形式),就是在中文“原语”内,把中国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都会让古诗的语言形式“荡然无存”!
古诗词的语言形式本身就是连一个字做稍微改动,形式、意境都已经索然无味,现代汉语都会把它彻底破坏掉,何况用“风牛马不相及”的英语(或者任何一门外语)把它原汁原味呈现出来?
1.老父聊发少年狂。你把古诗“老父”翻译成现在中文“我,我这个老头子”,它还是“古诗”?你把“聊发”翻译翻译成现在中文“偶然想做”,你能说这句话是苏轼“写的”?
2.夜半钟声到客船。你把古诗“客”翻译成现在中文“我的(船)”。这句古诗还能那么有“魅力”?
所以说,古诗就是古诗,它既不是“现在中文”,更不是“英语”,“日语”或者什么其它语。想读“古诗”,就用“古诗”读“古诗”,它的“语言形式”你才能“品”到。
二、从语言内容讲。“脱离”了古诗语言形式“包装”的古诗“内容”是可以用另外一种语言告诉你“它是什么意思”的,不说“用”英语,“用”现代汉语也能“告诉”你“那意思是什么”。“老夫”就是“我”,就是“I”。“客船”就是“我坐的船”,就是my boat,等等。
所以,对于中国古诗是否能翻译成英语(或者现代中文)问题,只能说“翻译语言内容”是具备“可操作性”的(看译者的译入语造诣)。严格讲这已经不是“翻译”问题,已经是借助原诗“内容”重新“创作”范畴来:没有哪个“翻译牛人”敢说“我翻译的这首古诗是某某古诗人写的”。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原古诗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全世界“唯一”的,你的“英语诗”却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写”出上万种“表达形式”,是“多元”的。
希望有帮助。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专升本语文诗词会考翻译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专升本语文诗词会考翻译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