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与老年人相关的专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与老年人相关的专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老专业的就业前景?
非常有前途,比较国家已经要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管理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紧缺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健康护理、健康促进等综合养老服务专业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能够满足国内外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老龄产业等相关机构的要求,具有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老人新需求的养老服务管理高端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养老机构、康复保健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老年产品生产及营销产业、养老金融产业、社区养老服务与组织、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NGO 组织等单位和领域,从事养老服务策划、组织、经营,及养老服务咨询、养老产业发展等。
非常好
养老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据统计在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就达到了11.9%。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2%。我国养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人老了,需要去养老院养老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随着老年人的逐步增加,养老产业未来也将吸引各类资本进入,养老机构将提供不同的养老需求。
养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对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民不仅要长寿,而且要健康长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员,养老护理员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可以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选智慧养老专业?
1、智能养老提供提升 老人生活质量的产品。在2014年,我国4000万老人担心残障,占老人的19%,当中6.4%完全残障。到2050年,国内80岁以上的老人将超出一亿,残障和半残障老人也将超过一亿。
2、智能养老体系可以预防和解决老人安全。一组来自于WTO的数据信息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历年有30%跌倒,15%跌倒2次以上的,当中死亡30万人以上的;摔死是65岁以上的首位死因,人群丧生于损害,老人摔死率是45.72/10万;老人的预期寿命会因为降低而减少5-10年;约40%-70%的跌倒老人有跌倒伤害。
3、智能养老体系可以为老人提供情感陪护和维持老人健康心理。
4、智能养老体系具有更精准的检测等级和流程。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趋向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智能养老体系早已展示出这一方面的优势。
5、现场相关服务,如提供智能养老处理方案。数据信息表明,70%-80%的国内创业公司是给自己的处理方案。针对企业的服务类型,大多数是对养老机构的系统软件开展升级改造,打造出智能养老体系,智能养老处理方案的发展前景极大。
怎么会有专业哭丧的人,这种职业很赚钱吗?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姑姑请了个专业哭丧的,只上场哭了半个多小时,但付钱的时候我的三观都被刷新了,真没想到一个哭丧的人,收入居然这么高。
我奶奶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姑姑是城里人,平时都是温文尔雅的,说话也轻声细语的。而我爸和叔叔又属于那种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人。
在我们农村,老人去世之后,在老人下葬那天,都需要有儿女来哭丧,按老辈人的说法,儿女哭得越响亮,老人会走得越安详。
在我们小时候,村里老人去世后,一般都是女儿哭丧,哭丧就是一边哭一边述说老人身前的各种优良品德,述说儿女们对老人的思念。亲人们在哭丧的时候,往往都是真情流露,有时候哭得声音沙哑,瘫在地上了都还在哭,感人肺腑。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是在农村,真正会哭丧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对于年轻人而言,悲伤了也只是默默流泪,把痛苦都埋在了心里。
我奶奶是3年前去世的,去世的时候刚好78岁。奶奶去世前,和姑姑感情很好,我爸和叔叔虽然不善言辞,但对他们的老母亲也是十分敬重的。
奶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去世的。这让我们一大家人都猝不及防。奶奶去世当天,姑姑从城里赶了回来,一家人围在奶奶床前默默流泪,但大家都没有发出声音,屋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息,但却安静得可怕。
奶奶去世后,哭丧的责任就落到了姑姑身上,其实姑姑也不是不悲伤,她也很难受,但她只会流眼泪,不会哭丧。因为不希望奶奶的葬礼是冷冷清清的,所以姑姑就找来了一个专业哭丧的女子。
在奶奶葬礼前不久,这位专业哭丧的女子才风尘仆仆地赶来。到了之后,就抓紧时间让家里人给她介绍奶奶的身前感人的事件,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她就去换衣服,化妆准备了。
在奶奶的葬礼上,专业哭丧的女子,声音悲凉,边哭边述说。亲人们很快就被带入了悲伤的情绪中,纷纷跟着哭了起来。奶奶的葬礼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办完了,村里人都说,我们家家风很好,对老人很是孝敬。
通过亲身经历,先来先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怎么会有专业哭丧的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正是因为有人需要,所以才产生了这样的职业。
其实一开始,我很不理解这种职业,甚至是很反感,感觉像是在作秀,因为那个哭丧人和我奶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就算悲伤也应该由儿女来哭,无论会不会,Z重要的不就是真诚吗?
但是,现实是姑姑根本不会哭丧,但是奶奶又是按照农村习俗安葬的,如果葬礼上没有一个会哭丧的人,那这场葬礼注定会冷冷清清的。这不仅会让儿女们觉得对不起老人,也会让外人说三道四,觉得这家的儿女很不孝顺。
再往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哭丧的人看起来是在演戏,但其实她就好比是主持人一样,婚礼需要主持人,葬礼也同样需要。只是婚礼主持人需要调动大家开心的情绪,而哭丧人却需要在葬礼上调动大家悲伤的情绪。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哭丧不仅仅是作秀。一名优秀的职业哭丧人,能够让家属更好地缅怀逝去的亲人,同时也能让亲人们发泄出逝去亲人的悲伤情绪。
在我看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哭丧这个职业看起来很奇怪,但其实也有他存在的意义。
这些以哭丧为职业的人,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谋生。每个人都不容易,只要是凭自己的劳动努力赚钱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那么,哭丧这种职业赚钱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短短的半个多小时的表演时间,我姑姑请来的哭丧的女子就赚到了800块钱,然后笑眯眯拿着钱的走了。
我敢说,这样的收入,真的超过了很多一线城市的白领,就算加上准备时间,她也总共只花了3个小时,就赚了800,也就是说,每小时赚了200多块。
在有生意的情况下,她每天可以去两家哭丧,两场下来就可以赚两千左右,这样的收入,确实是挺可观了。
哭丧这种职业,其实是属于很稀有的职业,我们整个村都没有一个从事哭丧的,姑姑请的这个人还是从隔壁村请来的,为了让她来还多出了100的路费。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稀有,所以他们收入才会这么高。
这份职业之所以稀有,一方面是因为,这事看起来很简单,但能够做下来的人却很少,不仅需要哭得真实,有调动大家悲伤情绪的能力,还要有口才,能够说出逝者的生平事迹。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葬礼本就是一件晦气的事情,如果总是和做和死人打交道的事情,心里总是会觉得不吉利,所以很多人就不愿意做这样的职业。
职业哭丧人不仅单次是收入高,而且还不缺生意,只要做得好,十里八乡甚至是外地的,都会请到他们。
虽说收入高,但是这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一场葬礼下来,他们通常哭得声音沙哑,而且还要连续磕几十个头,不亚于体力劳动。
随着大家观念的转变,农村的葬礼的形式也在慢慢改变。而哭丧这个职业,或许也正在慢慢被淘汰。
最后我想说:老人去世后,哭得大不大声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顺,让老人安享晚年。
希望每位老人在活着的时候,都能被子女们温柔以待。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与老年人相关的专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与老年人相关的专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