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民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加入民革的都是什么人
1. 民革,作为我国八个主要民主党派之一,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协商活动,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民革的成员资格要求严格,通常只有那些符合特定条件,如拥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行业精英或杰出人才,才有机会成为民革的一员。
3. 民革在发展成员时,通常不吸收在校学生,而是主要考虑那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和中级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同时需满足民革的其他入党条件。
4. 各民主党派在成员发展上各有侧重点。民革主要吸纳与台湾有联系或与原国民党有关的人士,同时也开放给其他领域的优秀人士。例如,民盟侧重于高等教育界的教授和讲师,民建则主要吸收经济界人士和从事经济研究的专家。民进主要涵盖中小学教师和出版界人士,农工党以医务工作者为主,致公党则主要面向归侨、侨属及相关人员,九三学社聚集了大量科技工作者,台盟则以台湾籍人士为主。
5. 如果您有意向加入民革,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向当地组织提出申请,这可能包括区级或市级组织。申请过程涉及所在单位的考察和一系列程序,可能会有些复杂。
6. 成为民革成员有其优势,比如在国家层面,政府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晋升非常重视,这在政治上为他们提供了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加入民主党派是职业发展的一条途径,因为政府机构在提拔领导干部时会考虑到民主党派的代表性,从而为民革成员提供晋升机会。
7. 然而,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晋升也存在局限性,他们的最高职位通常局限于副职,如单位的二把手,而不会担任主要负责人的职位,这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民革党和国民党一样吗?
不一样。
1、概念不一样
民革党全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所创建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
截至2017年底,共有省级组织30个,地市级组织275个,党员131410人。民革历任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现任主席为万鄂湘。
2、成立时间不一样
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员,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所在地不一样
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岛。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是在中国大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民革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党
三、如何加入民革组织,有什么条件吗?
如何加入民革组织,有什么条件吗?
民革是我国八个民主参政党派之一,是我国政治协商机构的重要的一股力量!
加入民革的门槛很高,要高学历、高职称,符合民革招收条件的才可以加入民革!简单说吧,就是凡事民革的人都是行业的精英或者出色人才!
民主党派有规定,不在在校学生中发展成员。民主党派主要吸收具有高等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并符合该党派其它条件的人员!
八个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各有侧重,民革主要是与台有关系和与原国民党有关的人员,现在也发展一些其他方面的人。民盟主要是大学的教授和讲师,民建主要是经济界的人士和从事经济研究的人员。民进主要是中教老师和出版界人士,农埋悉工党主要是医务工作者。致公党主要是归侨,侨属以及与侨有关人员。九三学社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台盟主要是台湾籍的人士,不知你是那类人士?可向你所在地方组织提出申请,如区级组织或市级,这要看你所在的单位是省直还是在市直或民营企业,还需要到你本人所在单位党委考察。有很多程序,较麻烦。
好处也是有的,国家现在重视培养和提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年轻干部,政治上的优势很大的。这样说吧,对于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加入民主党派是仕途的一条捷径,因为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对于领导干部的提拔都要照顾到民主党派的比例,通常这些单位的民主党派成员都会比较快速被提拔为这些单位的副职二把手等。
劣势就是政治前途有限,民主党派成员虽然容易被提拔,但是最高等级也就是某单位的二把手,不可能当上当家人,因为毕竟要坚持党的领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