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结余包括哪些内容?
旧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第287号)第三十三条 结余是财政收支的执行结果。财政各项结余包括一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政部2015年10月10日印发 财库[2015]192号)第三十条 总会计核算的净资产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专用基金结余、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周转金、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 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是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是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是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是指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等资金收支的执行结果。专用基金结余是指专用基金收支的执行结果。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结余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收入支出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具体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执行结余、超支、结转余额,收入支出情况的结余、收支差额,资金使用情况的结余、盈余调剂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核算,可以全面了解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确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保证。组织机构的设置包括各预算机构的设置、各机构的职能、责任单位的划分、企业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建立程序和流程
在对企业的管理、业务、财务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方案的各个流程。预算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明确责任中心的权责、界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汇总、复核与审批、预算执行与管理、业绩报告及差异分析、预算指标考核。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依据预算管理的原则、方法、流程和程序编制企业的预算,实施预算管理并依据预算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简化各项支出的审批程序,增加了决策的效率,使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
四、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
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不仅强调流程的管理,更加注重量化各项指标,特别是对财务状况影响重大的指标,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就能够达到这项要求。成本、费用与相应的成本动因相匹配,使成本与费用的支出更加合理,财务部门监督与信息稽核更加有依据,同时也减少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预算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
乡镇财政所执行什么会计制度?
乡镇财政所总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及使用的会计科目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里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有详细的注解。 例如资产类帐务处理及使用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第101号科目 国库存款 1.本科目核算各级总预算会计在国库的预算资金(含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 2.本科目借方,记国库存款增加数;贷方,记国库存款减少数。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国库存款的结存数。 3.总预算会计收到预算收入时,根据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入账。收到上级预算补助时,根据国库转来有关结算凭证入账。办理库款支付时,根据支付凭证回单入账。 4.有外币收支业务的总预算会计应按外币的种类设置外币存款明细账。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总预算会计制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