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萧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萧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萧惠古人萧惠
辽朝中期,萧惠(983-1056)作为一位重要官员,其字伯仁,别名贯宁、管宁,小字脱古思,是契丹族,淳钦皇后的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初入仕途,跟随伯父萧排押征伐高丽,因英勇作战,攻破高丽奴古防守军队,凭借功绩被授予契丹行宫都部署的职务。在开泰年间,他的官职不断晋升,历任南京统军使、东京留守事、西北路招讨使,并封为魏国公。后来,他又迁任南京统军使,相继担任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和北枢密使,进封为韩王。
重熙年间,辽帝征讨西夏,萧惠随军从河南进军,但因准备不足,夏军突然袭击,导致军队失利,萧惠险些丧命,士兵伤亡惨重。战后,因子慈氏奴战死,辽帝诏令免其罪。后改封为魏王,直至去世。史书记载,萧惠以军纪严明闻名,曾被授予南京统军使等重要职务。然而,他在征讨西夏时,因对敌情判断失误,导致军队疲弊,未能把握有利时机,曾遭遇重大挫败。尽管如此,由于他的出身和辽帝的信任,即使多次失败,也未受到责罚。
晚年,萧惠与皇室关系密切,娶了帝姐秦晋国长公主,被封为驸马都尉。在皇帝征讨夏国时,他以冷静判断和俭朴生活态度赢得尊重。他的一生,虽然军事上偶有失利,但因其忠诚和宽厚的性格,始终受到皇帝的厚待和朝廷的看重,直至七十四岁去世,享尽了尊荣。他的遗命要求薄葬,去世后辽帝哀悼三日,并给予其持续的赏赐和尊崇。
扩展资料
萧惠(983-1056) 辽朝中期重臣。字伯仁,又作贯宁、管宁。小字脱古思。契丹族。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初从伯父萧排押征高丽,力战破高丽奴古防守之军,以功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时,历南京统军使,东京留守事、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后迁南京统军使,历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北枢密使,进封韩王。重熙中,帝征西夏,惠从河南进兵,因未设备,夏师突至,军败,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重。还师,因子慈氏奴战死,诏释其罪。后改封魏王卒。
二、1049年历史纪事
辽兴宗在经历第一次亲征西夏的失利后,决心再次出征。重熙十八年(1049)六月,他任命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萧孝友和贴不为副都统,率军攻打西夏。萧惠曾统治党项部落,因其严苛统治引发羌人反抗。辽兴宗又任命萧友管理西羌,以安抚为主,羌人逐渐安定。然而,萧惠在第二次出征中,骄傲轻敌,不作防备,导致南路辽军在西夏大军突袭下惨败,萧惠本人逃回辽朝后被斩首,幸得萧太后求情而免死。中路辽军虽然在八月获胜,但也被迫退回本土。北道耶律敌鲁古的军队取得凉州之战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耶律斡里壮烈牺牲。此次亲征最终以失败告终,西夏入侵得以暂时平息。
在陈执中任宰相期间,黄河决口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他试图通过占卜祈福来解决问题,但受到谏官和御史的弹劾。面对困境,陈执中以脚疾为由辞职,文彦博、宋庠等人接任,庞籍成为枢密使,高若讷任参知政事。
侬智高在父辈战事中崛起,杀父后改姓,占领党犹州,建立南天国。他试图归顺宋朝,但未获同意,于皇祐元年(1049)九月起兵反宋,攻占安德州,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在庞籍与文彦博执政时期,因军费庞大导致财政危机,他们提出裁减士兵以缓解财政压力。尽管面临反对声音,但最终宋仁宗同意沙汰八万余名老弱残兵,其中六万放归农耕,陕西地区沙汰保捷军三万五千人,节省了大量养兵费用,减轻了陕西人民的负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萧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萧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