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敬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敬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敬之与伯陵分别指谁?
敬之是何应钦,伯陵是薛岳。
1、何应钦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
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
2、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汉族。
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国军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扩展资料:
一、何应钦的功绩
1943年2月7日,何以参谋总长的身份,偕同史迪威等飞赴印度检阅中国远征军,3月3日返抵重庆。何此行奠定了中国军队驻印训练及远涉缅甸丛林配合英美盟军作战的基础。
1944年12月25 日,何在昆明就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统一负责西南各战区部队作战、指挥及训练,兼指导贵州全省党政事宜。
何在昆明训练由美国提供装备的36个陆军师,再次受蒋委托指挥中央军。昆明练兵集中了国民党中央军大部主力,是蒋的王牌。
1945年1月底,中国远征军攻克缅北重镇苗斯,与滇西的中国军队在滇缅公路会师。何于2月初飞赴该地,主持升旗仪式,后参与指挥了中国远征军的第二次入缅作战。3月7日克腊戍,30日与英美盟军胜利会师,第二次缅甸战役胜利结束。
二、薛岳的功绩
万家岭战役薛岳所部共毙伤日军第一零六师团8000多人,占该师团总人数一半以上。击毙的敌军军官包括第一一三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和工兵第一零六联队长茶村秀男中佐,大队长3人。
重伤第一四五联队长市川洋造中佐,大队长2人,联队副官1人,中队长和小队长死伤过半。
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三战歼敌人数分别为2万、4.15万和5.6万)。
虽然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利,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但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6.8万人的代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应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岳
二、敬之是什么意思?
从礼仪和文化角度出发,敬之通常是指对他人的尊敬和敬重。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敬重他人,尤其是长辈、领袖和有地位的人。因此,在与这些人交往时,人们通常会使用敬语和尊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敬和敬重。同时,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和仪式上,人们也会进行敬拜和祭祀,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
从道德和品德角度出发,敬之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内心和行为的敬重和认真对待。一个有品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真对待,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敬意。同时,他也应该对自己的内心有所敬畏和敬重,保持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准则,在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挑战时保持坚定和正确的方向。
从人际关系和沟通角度出发,敬之可以理解为对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提升。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而敬之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和信任度。例如,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感受、意见和需要,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和误解。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传达出我们对他人的敬意和支持,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敬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敬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