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dzikao.com

中元节是什么节?要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元节就是盂兰盆节吗)【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中元节是什么节?要怎么过?有什么习俗

中元节是什么节?要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元节就是盂兰盆节吗)【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

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中元节是什么节?要怎么过?有什么习俗?
  2. 中元节就是盂兰盆节吗

一、中元节是什么节?要怎么过?有什么习俗?

一、中元节介绍

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二、中元节由来

中元节的来源据考证,应该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关。中国传统教派的道教会在七月十五开盛大法会,纪念地官大帝的诞辰,同时也是为人间的孤鬼赦罪。这个七月十五祭鬼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了。儒家重孝道敬祖宗,古人中元节放水灯,普渡孤魂野鬼,同时是也奉上当年秋收的谷物与鲜果祭祀祖宗,向祖先禀告当年的收成,请祖先享用子孙的供奉。也是祈求先人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三、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祭拜祖先。

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二、中元节就是盂兰盆节吗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在时间上重合,但分属不同宗教体系,有不同起源和文化内涵。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定为上元、中元、下元,对应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地官大地诞辰,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会日夜诵经超度,使饿鬼囚魂解脱。李唐时期,道教地位上升,到唐朝后期“中元节”成为固定节日名称。

盂兰盆节属于佛教节日,也叫盂兰盆会。“盂兰盆”意为“解救倒悬”,即解救饿鬼道众生的倒悬之苦。其起源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目连母亲生前憎恨僧人,死后堕入饿鬼道,目连虽神通广大但无法解救母亲,后在释迦牟尼指点下,于七月十五供僧,母亲得以脱离饿鬼道升入天堂。此后,佛弟子每年七月十五会举行盂兰盆会,供养“佛、法、僧”三宝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它还是民间的“鬼节”,人们会祭祀逝去的亲人,体现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元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