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dzikao.com

初生儿补钙【初生儿补钙需要补钙,新生儿需要补钙,新生儿需要吃什么钙】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生儿补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初生儿补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生儿需要补钙,到底新生儿适合吃什

初生儿补钙【初生儿补钙需要补钙,新生儿需要补钙,新生儿需要吃什么钙】

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生儿补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初生儿补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生儿需要补钙,到底新生儿适合吃什么钙呢?

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需要补的是维生素D。

维生素D简介

维生素D(vitaminD, VD)是所有生物活性物质中 一个非常独特的成员,具有多种作用 。它是维生素 ,但本质上是激素,还可能是细胞因子。因为VD是来源于食物的必需营养物,

宝宝出生多久就要补钙?

你好,宝宝是否需要补钙不是根据宝宝出生后的时间,而是看宝宝是否需要补钙。

以前看到一句话说,中国家长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给孩子补钙的,而其实如果宝宝本身不需要补钙,盲目的补钙,反而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怎么样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补钙呢?宝宝缺钙可能会有以下几个表现:

1、烦躁不安爱哭闹,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

2、出汗多,即使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盗汗;

3、枕秃。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宝宝躺着时喜欢摇头擦枕,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4、出牙迟(一般小儿生后4~10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

5、会站、走的时间迟(一般小儿1岁会独自站立,13~15个月会独自行走),还会出现鸡胸驼背、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等;

6、宝宝抵抗力弱,经常会感冒、发烧、拉肚子等。

如果你对宝宝有这方面的怀疑,需要带宝宝正规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宝宝补钙。

我家宝宝出生后身边好多人让我给孩子补钙,我带宝宝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不需要特别补钙,如果担心宝宝会缺钙,可以给宝宝吃D3或者鱼肝油,促进奶里面钙的吸收,另外,多给宝宝晒太阳,晒太阳的时候要选择阳光比较柔和的时间(一般上午10点左右,下午4、5点),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每次晒20分钟左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祝生活愉快,宝宝茁壮成长!

关注【小秋育儿】 ,获取更多实用育儿知识经验。

你好,我是喜仔麻麻,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爸爸妈妈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

那钙到底需不需要补?应该怎么补?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一、不同年龄钙推荐摄入量

0—6个月:每日钙需求量200毫克,纯母乳或配方奶粉充足就可以满足孩子的钙需求。

7—12个月:每日钙需求量是250毫克,需满足600毫升以上母乳或配方奶粉+辅食的饮食需求。

1—3岁:每日钙需求量600毫克,来源—每天300ml左右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

4—6岁:每日钙需求量800毫克,来源——每天300ml左右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

提示:六个月以下的孩子一般不存在缺钙的风险,不用补钙,充足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就可以保证宝宝钙的来源。

二、严重缺钙可能有哪些表现

枕秃,夜哭,肋骨外翻,夜间出汗,O型腿,X型腿,夜间磨牙、出牙晚等都是可能缺钙的表现。但有这些表现不代表一定是缺钙造成的,所以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时要及时去医院排查原因,明确诊断,而不是盲目补钙。

三、哪些孩子需要补钙

大多数孩子不会缺钙,所以不用补充钙剂,有的孩子情况特殊,需要额外补钙时,要首选食物补充。

1、早产儿低体重儿。

2、饮食中的钙无法满足需求,挑食、吃不了奶制品、乳糖不耐受喝不了奶制品等情况。

3、患某些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激素的孩子。

4、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的孩子,如果饮食量未增加,生长变缓,则需要补钙。

  • 如何知道孩子是不是缺钙:目前没有可靠精确的检测体内钙含量的方法,对于特定的疾病,如骨代谢病,可以监测24小时尿改磷排泄率、维生素D水平等,不过正常的孩子不用做上述检查,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分析饮食中的钙是否充足,由医生来综合评估。

四、补钙的方法

推荐使用食物补充:虾皮、牛奶、酸奶、钙片、豆腐干、奶酪干都是很好的补钙食物。

特别提示:

1、再制奶酪的钠含量高,只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使食用。

2、骨头汤的含钙量,低脂肪含量高,不适合补钙

3、当饮食不能补充足量钙时,可以选择钙制剂。

常见的钙剂对比

1、碳酸钙,含钙量高,应用广泛,水中溶解度低,容易引起便秘。

2、醋酸钙,水溶性好,但不适用于心功能不全者。

3、乳酸钙,口感好,分解产生乳酸,不适用于易疲劳者。

4、葡萄糖酸钙,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5、磷酸氢钙,不适用于肾功能障碍患者。

6、活性钙,不适合婴幼儿。

7、柠檬酸钙,水溶性好,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服用铝剂者禁用。

注意:有便秘症状的孩子,不适合碳酸钙,需要大剂量补钙的孩子不适用葡萄糖酸钙。

提示:补钙过度容易导致孩子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尿路结石等。所以家长一定不要随意给孩子补钙,怎么补,需要补多少,一定好经过医生的指导。


我是@喜仔麻麻,社会学硕士,两个孩子的妈妈,专注于科学育儿,欢迎关注@喜仔麻麻。

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以前不需要补钙。母乳和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满足0-6个月的宝宝。但是这个是理论值。如果期间发现宝宝食欲不佳,母乳摄入不足;或者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需要适当补充钙;

但是宝宝出生后15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或者维生素AD,促进钙的吸收。连续补充到宝宝三周岁。

一般来说,小宝宝出生后一周左右就要补充维生素D,是不需补钙的。

首先,补钙的前提是确定缺不缺。

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奶量充足,每天VD有补充400iu;

配方奶粉每天达600-700毫升,根据配方奶配方适当补充VD,基本是不缺的。

对6个月以上的婴儿来说,保证奶量(6~12个月,600-800ml),注意常吃高钙食材,每天 400iU 维D,就不会缺钙。

1岁后的孩子,奶的摄入量减少(1岁后,360~480ml),钙的推荐量有所提高。继续保证奶量,吃高钙食物,每天400 IU 维D。

如果不爱喝奶或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中钙虽然吸收率高,但含量很低),可能有缺钙风险,可以小剂量补充(每100-200mg)。

如果没有达到以上的标准还是建议补钙的。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从孩子出生起,就要补充维生素D,每天至少400IU,

vd的作用是促进钙吸收,如果没有vd,钙是没办法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这是为啥我们非常重视给婴幼儿儿童的补充,补VD是补钙的前提。

作者简介:营养师秀妈

俩宝妈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擅于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相结合,专注宝宝科学喂养及疾病营养调理。

帮助家长健康育儿,少走弯路!

你好,我家孩子现在4个月了!我是从孩子满月开始吃d3的,医生建议是出生15天后吃,钙没有吃,个人觉得如果宝宝不缺钙可以不用补!如果随便乱补对孩子也不太好,是根据每个宝宝的情况来觉得是否要补!


新生儿需要补钙吗?

新生儿一般是不需要补钙的,因为新生儿的消化系统比较脆弱,这时候如果给新生儿补钙,也不会吸收的。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是非常丰富的,最好还是在宝宝半岁以后再给宝宝进行补钙,新生儿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d,或者是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

怎样给婴儿补钙?

婴儿补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服用一些钙片来进行补钙的,平时也要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晒太阳,因为经常晒太阳也是可以帮助补钙,同时也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如果在母乳喂养期间也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量比较高的食物,食物通过乳汁的分泌也是能够被宝宝吸收的。

新生儿多久开始补钙?如何补钙?

现在很多知名儿科医生都在强调一点:宝宝不需要补钙,需要补的是维生素D。

宝宝是最不容易缺钙的人群,因为宝宝的饮食基本是奶,无论是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奶是钙的良好来源,只要宝宝摄入足够量的奶量,就有足够的钙来源。

但是钙要吸收进去,就要靠维生素D了,而维生素D的摄入和日照时间、强度、不同地区、户外活动时间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有关,所以最容易出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现象,最终导致钙吸收不了,摄入不足。

因此,需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钙!

婴儿:正常婴儿出生后2周起,每日摄入400IU的维生素D,一直补到2岁,如果是早产儿、双胞胎或者出生体重过低的宝宝,应该立即补充每日800IU-1000IU的维生素D,3个月可换为每日400IU维生素D。

只有维生素D摄入充足了,钙才能吸收,才不会出现佝偻病。

宝宝常用的维生素D品牌有星鲨、伊可新、Ddrops(伊可新是AD,一般医院都会推荐这个,有的妈妈维生素A摄入不足,所以,吃AD也是可以的)。

如果给宝宝额外补钙,会有很多副作用:

  • 服用过多的钙剂会抑制宝宝肠道中铁、锌等二价离子的吸收,可能造成继发性的缺铁和缺锌,最终导致宝宝贫血。

  • 服用过多的钙还会影响宝宝的泌尿系统。

当然,生活中很多人会说以下这些现象是缺钙,家长一定要学会分辨哦

  • 枕秃:是因为宝宝的头发经常摩擦,躺着的时间又长,就形成了枕秃,和缺钙无关。

  • 睡觉不踏实、惊醒:宝宝睡眠周期在40分钟-60分钟,浅睡眠时间较长,和成人睡眠模式不一样,以及莫罗反射的影响,导致出现被惊吓到的现象,和缺钙无关。

  • 出汗多:有一种冷叫家长觉得冷,给宝宝穿太厚、盖太厚,宝宝的神经功能发育不完善,很容易被热到,和缺钙无关。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初生儿补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初生儿补钙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