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dzikao.com

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法国阿尔斯通事件】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尔斯通事件(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始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阿尔斯通事件(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始末)的解答,让我们一

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法国阿尔斯通事件】

大家好,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尔斯通事件(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始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阿尔斯通事件(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始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
  2. 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
  3.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是如何被美国肢解的?

一、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

阿尔斯通,这家法国的工业巨头,以铁路交通和电力工业的研发、生产而闻名。在法国这样一个工业强国中,阿尔斯通一直扮演着领先者的角色,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阿尔斯通开始面临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

2014年,阿尔斯通遭遇了一场重大的收购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都向阿尔斯通提出了收购提案。这一消息激起了法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因为阿尔斯通对法国而言,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国家工业实力和战略安全的象征。

为了保卫阿尔斯通,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1. 政府干预:法国政府介入了阿尔斯通的收购案,要求通用电气在收购后必须与法国进行工业合作,以保护阿尔斯通的关键技术和法国的工业利益。

2. 工业合作:在政府的压力下,通用电气同意与法国展开工业合作,这不仅巩固了阿尔斯通在法国的地位,也增强了两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 收购结果:最终,通用电气成功收购了阿尔斯通的能源部门,并与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阿尔斯通能源部门成为了通用电气的的一部分,同时也确保了阿尔斯通的技术和市场地位得到加强。

这次收购对阿尔斯通和法国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阿尔斯通通过与通用电气的合并,获得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广阔的市场,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法国政府通过这次成功的干预,确保了国家工业的核心技术和利益不受损害,维护了其在全球工业版图中的地位。

二、阿尔斯通事件(法国企业面临外国收购的挑战)

阿尔斯通是一家法国的工业企业,主要从事铁路交通、电力工业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在法国这样一个工业大国中,阿尔斯通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拥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阿尔斯通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挑战。

收购事件

在2014年,阿尔斯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收购事件。当时,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和日本的三菱重工业公司都对阿尔斯通发起了收购的意向。这一消息引起了法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为阿尔斯通在法国的地位非常重要,涉及到国家的工业利益和战略安全。为了保护阿尔斯通,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干预收购、要求通用电气进行工业合作等。

操作步骤

1.政府干预:法国政府对阿尔斯通的收购事件进行了干预,要求通用电气进行工业合作,以保护阿尔斯通的核心技术和工业利益。

2.工业合作:通用电气同意与法国政府进行工业合作,以加强阿尔斯通在法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3.收购完成:最终,通用电气成功收购了阿尔斯通的能源部门,并与阿尔斯通达成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以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收购的影响

这次收购事件对于阿尔斯通和法国的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阿尔斯通得到了通用电气的技术和市场支持,可以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另一方面,法国政府通过干预和工业合作,成功保护了阿尔斯通的核心技术和工业利益,维护了国家的工业安全和战略利益。

三、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是如何被美国肢解的?

《反海外腐败法》于1977年通过,规定禁止美国企业针对一切国外企业、政府、政党的贿赂行为。自生效以来,该法长期受美国主要行业巨擘的质疑,被认为会使本国企业在出口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初期并未大力实施。

1998年,美国国会修改了该法,使其拥有域外效力,同样适用于外国企业。只要一家企业用美元计价签订合作,支付发生在美国领土,或仅仅通过设在美国的服务器发送、存储邮件,这些都被视为“国际贸易工具”,美国就认为自己有权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阿尔斯通正是使用设在美国的银行账户,以“咨询费用”的名义将贿款打入印尼官员的账户而引起美国顺藤摸瓜的调查。

该法律貌似“公正”,但在操作上往往存在“美国例外”。据皮耶鲁奇调查,在试用该法的近40年里,美国司法部从未在本国的石油巨头或国防业巨头的海外交易中挑出什么毛病。

据调查,1977年至2014年,外国企业遭受的“罚单”占总额的67%,其中尤以欧洲企业“贡献”最高。2008年以来,最终支付罚金超过一亿美金的公司共有26家,欧洲企业占14家,法国企业占5家,道达尔、阿尔卡特、法兴银行、阿尔斯通等大型法企均“上榜”。而这些罚金最后统统进了美国国库。

扩展资料

2019年年初,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和一名法国记者合著的《美国陷阱》一书在法国出版,引起巨大反响。这本书以皮耶鲁齐的亲身经历,揭露了美国政府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近日,央视记者在巴黎采访了皮耶鲁齐,他以当事人的身份,为我们讲述了美国陷阱的始末。

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时任法国核心能源企业“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逮捕了。 

当被逮捕那一刻,皮耶鲁齐知道,自己的东家与美国通用电气在全球市场竞争得很激烈,所以他们也被美国司法机构盯上了。

皮耶鲁齐说,尽管自己不是贿赂案的主谋,也不是13名涉案人中职位最高的,但他还是被美国检方以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密谋洗钱罪等10项罪名提起诉讼。如果诉讼成立,将面临共计125年的监禁。

直到2014年4月,一则新闻让皮耶鲁齐恍然大悟。原来,皮耶鲁齐只是个“经济人质”,美国最终“围猎”的目标是美国通用电气的最大竞争对手——阿尔斯通。 

参考资料来源:上观新闻-阿尔斯通当事人讲述:我们是如何掉入了“美国陷阱”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谈论TikTok时,你们还记得被美国“干”掉的阿尔斯通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尔斯通事件(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始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尔斯通事件(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始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