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热点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森林防火蓄水池建设标准?
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或入户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2)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时;
3)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林地植被恢复技术标准?
1、林地植被恢复技术标准已由国林业草原局2020年10月27日发布。
2、恢复原则。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以恢复林地土壤、恢复原有植被为主要目标,实行原地、同面积、等质量恢复,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立地条件恶化。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一般应当经过覆盖物清除、地面平整、表土覆盖等工序,有硬化路面、建筑地基等硬化层的,应当彻底清除再覆土。
征地面积如何测量,山坡林地测量是按投影面积计算,还是斜影面积,参考什么法规,第几条?
目前按照平面投影面积。
依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3.2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网。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标准?
1.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要与主风方向垂直。首先应找出林区的 主风方向,在最前端与主风方向垂直处开设第一条防火隔离带。此处 是林场的前緣,设置防火隔离带保护的面积最大,作用最好。
2.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的位置为山脊向下(背风面)或山谷向上 (迎风面)处。这些地方是火势发展最慢区,是最宜控制的地区,同时 也是植被较少区。在此设置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减少风力作用,效果 最好。
3.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的密度一般是结合林地实际和地形确 定,但不宜突破五公里,太远效果差。
4.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四十至六十米。
森林防火隔离带标准多少米?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宽度设置范围通常是四十到六十米。草坡通常是十米,而乔、灌木林地通常是六十米。
在山脊顶处和山谷底处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是减少风力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里是火势蔓延最慢的地区,所以容易受到控制的地区,还有一点是这里的植被稀疏。
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宽度最佳在五公里之内,太远则效果会很差。一般来讲是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地形来确定的。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